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概况>>教师风采>>文章内容
【名师风采】祝畅红:深耕教育沃土 播撒一路芬芳
发布时间:2021-04-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配置员

人物名片

1.png

祝畅红,常州市特级班主任,常州市优秀班主任,常州市第四批教学能手。2014-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常州市初中语文教师优质课评比市区一等奖,多次年度考核优秀,受市教育局嘉奖,被评为常州市“优秀团干部”、“最受欢迎常老师”。从教2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6年,严而有爱、细而有效、活而有趣的教育教学风格,深受各届学生喜爱。2007年以来先后数十次为全国各省市兄弟学校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讲座、交流,取得很好的反响。

2.jpg

1617673951(1).png

她说:幸福是怀着真诚出发,让自己拥有感恩和爱的能力。教师最大的幸福在于让每一位学子内在的天赋秉性得到有效和谐的发展。

幸福第一站:怀着真诚出发

工作以来,祝老师一直始终难忘看到学生来信时那一刻的感动和温馨,对于初一刚入学的孩子们来说能不能让九月的教师节成为一个有更意义的节日?能不能让教师节不仅只是送送贺卡,回去看看老师,让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呢?能不能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幸福?祝老师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刚入学的孩子们带着心中的那份爱老师的真诚和希望老师喜欢的激动,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师节感恩活动,粉色的气球妆点着的教室、黑板上的“老师,Happy teachers’ Day!”其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便签纸,那是孩子们给老师的最真诚的祝福。教师节后的感言中,很多学生都感慨地回味这一天的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406091256.png

幸福第二站:改变源于理解

“爸爸妈妈只在乎我的学习,一点也不关心我。”孩子这样描述他眼中的家长。

“现在的孩子,最听老师的话,我们的话根本就不听,说什么都没用,还嫌我烦,老师你帮我多管管他哦。”家长这样无奈地向祝老师述说他的困境。

“这个学生的作业总是不完成,家长还护着,真是没办法。”任课老师们总在说这个孩子的情况。

僵局如何打破?

找一个机会,让孩子重新认识家长甚至成为孩子心中的superman;找个时间,让家长走进孩子的生活甚至是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圈,让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的家长看到自己努力带给孩子的改变;找个活动,让这个孩子发光发亮,让老师们看到他的“可塑性”……只要沿这条路走下去,孩子、家长和老师会看到彼此的优点和努力,心灵也会越来越近。

于是,家长参与的主题班会越来越多了,聘用家长导师,评比“最美妈妈”,“最负责的爸爸”等等一系列活动,让父母成了孩子心中“Superman”。家长在校陪同孩子完成作业认识到老师工作的负责和不容易,孩子运动会上忍着疼痛拼搏的背影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智慧的祝老师一直在寻找着改变的契机,一直在为相互理解的发生创造机会。

4.png

幸福第三站:在思考中生活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说教和简单的重复是苍白无力的。开发身边的资源,设计针对班级实际情况的特殊微课程,让点点滴滴的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用榜样的人格力量潜移默化感染学生,才能培养健康的生活学习行为。

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在一个特定情境之中,当一种正式感、权威感升腾而起,每个人都被裹卷其中,认同感在集体间强化,个体认知也会随之改变。于是祝老师的班级有了一个分外正式的放学仪式。孩子们看了成龙的没有人能替你奋斗;葛剑雄的读书永无毕业;毕淑敏的别给人生留遗憾;丁俊晖的没有不努力的天才;李立群的青春经不起等待……名人的现身说法让孩子们跳出狭小的圈子,看到更大的世界,也能从更高的视角看问题,于是那些困扰着孩子的问题变得不那么严重了,世界不再是眼前这片小小的天空。

微信图片_20210406090405.png

幸福第四站:在行动中成长

春天的色彩是绿色的,它是祝老师的班级——幸福CHENG方重要的组成色,也是成长的颜色。

祝老师认为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成为生活中的美好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主要内容。她引导同学们从发现开始,成为发现正能量的人,继而让自己成为生活中的正能量:让同学们知道榜样就在身边,大家的发现和肯定,伙伴的欣赏和讲述,让正能量的行为在集体中传播;让每一位同学都化身为正能量的传播使者,汇聚大家的点滴行动让身边充满正能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种下什么才有可能收获什么。种下爱心和行动;种下实践与期待;种下诗意与憧憬……一起期待秋日的硕果。

微信图片_20210406090419.png

教育——总是迭代更新

学习——总是永不止步

让教育更有温度

让教学更有深度

让学生更加幸福

一直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虹景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三丰路99号 联系电话:0519-8578873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