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亦师亦友
她以魅力感染学生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她以真挚书写教育
她,就是虹景中学语文老师——周凤娇
个人名片
周凤娇,虹景中学语文老师,荣获常州市优秀教师免费导学公益活动先进教师、校师徒结对活动优秀学员、校优秀通讯报道员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获校文明班级称号。
做老师,我很开心!
“生而为人,择业为师,是一种选择,是一份情怀,更是一种担当。”毕业之后,走上讲台的周老师,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周老师说:“成为一线老师之后,我突然觉得踏实了很多,我真真切切地站在了教育的土壤上,感受着教育的氛围,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尤其当学生因为我们的教学手段、德育方法而发生转变的时候,幸福感会长久地充斥在心头,那一刻,我真的很想说一句:做老师,我很开心!”
宽严相济巧处理
初登讲台,慌张不已,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学生不信服自己怎么办?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怎么办?……连续三年的中途接班令周老师逐渐摸出点小门道来,她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做一个宽严相济的老师。”
在周老师看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作为老师,我们要有明确的教育底线并且严格把守。但是有的时候,过于严厉只会将学生推离我们身边。因而,在一些成长的细节之处,温柔以待不失为一良方。在教育教学中要多种教育手段并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不能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教育所有人。一条路行不通的时候,不妨换一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唤醒学生自主意识是关键
作为老师,我们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周老师认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唤醒,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培养出个性丰富、有自主能力和自主精神的人。
在班级里,周老师以小组合作为依托,制定详细的综合管理细则,推动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个性特征等各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这样就为组内形成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为各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定期的“小组PK”赛、“明星组员推选”等活动更是为班级增添了活力,为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添了一把柴。
周老师说:“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需要我们为学生多创造机会,我们无法确定哪一个机会可以点燃哪一个学生,但是我们坚信有一个机会点燃了一个学生,教育就成功一分。”
让每个学生都有存在感
被看见是人类很深的一个心理需求,很多人只有在被看见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存在感。在每个班里,都有成绩优异、综合能力突出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老师的“心头肉”。班干竞选、演讲比赛、运动会、学校表彰……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他们成绩一般、综合能力普通、性格内向,但他们也同样希望“被看见”、“被肯定”。
因而,在班级里,周老师会特别注意给这些“中段学生”留位置。谁说课代表一定得是名列前茅者才能担任?成绩一般,做事稳妥者同样也行!谁说活动策划必定得是才艺双全者方能谋之?分数落后但充满奇思妙想的孩子不也行?谁说升旗仪式必定次次都是优等生主持?那些暂时落后的“未来之星”们同样可以上台一试!……没有人是天生优秀的。周老师说:“只有我们愿意给学生舞台,他们才能不断历练自己,最终他们会交出一份令我们满意的答卷。”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则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孩子,相信自己,静等花开,每一个孩子都能出彩。道阻且长,行则必至。或许前行的道路仍有诸多困阻,但周老师行走的每一步都那么坚定、充满着智慧和力量。心中若有光,不惧路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