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开拓者:
他勤奋刻苦,意气风发;
他勇于创新,大胆实践;
他勇往直前,敢于亮剑;
他年轻活力,任劳任怨......
个人名片
杨杰,常州市虹景中学历史教师,2019年获常州市教育局直属单位“践行新思想,争当追梦人”主题演讲比赛和才艺展示优秀奖;2020年获常州市教育系统“我身边的小康”主题宣讲比赛二等奖;2020年获得校青年教师解题大赛二等奖,校线上说课大赛三等奖;2020年所带班级获得校先进班级体。
教育理念: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勇担重担,积极应对挑战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新的学年,杨老师担任七(1)班班主任,开学初的摸底考试情况不容乐观,怎么办?缺乏经验和方法的杨老师积极向老班主任请教,先从班级常规抓起,改进和完善班级管理体系,从而塑造良好班级氛围;在学科学习方面,杨老师运用小组合作考评的方式,对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和家庭作业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每周总结时,给各个小组第一名的同学发些小礼物,这是对他们一周以来努力的肯定;最后一名的同学在家校本上总结一周得失,鞭策自己在下周努力冲到前列。通过这种方式,杨老师所带班级整体学习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杨老师对班级管理的循序渐进和对自己的不断鞭策,赢得了老师们的信任、学生和家长们的认可,成功地完成了每一次学校下达的任务。所带班级获得校先进班级体、体育节活动团体第三名等奖项。
每周结束,依照小组考评表的登记,杨老师会对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表彰并分发奖品,也对仍需努力的同学提出建议,鼓励他们迎头赶上。在这样的制度下,大家你追我赶,都希望能成为组内的第一名,我们就在这样快乐的比拼中收获喜悦、得到成长,而我们班也成了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陈语彤
考评小组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组内互补”的形式,提高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我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我们班的整体成绩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费子恺
善于发现,关注学生成长
面对一些不爱学习且调皮的孩子们,杨老师留心观察,他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记得班上有个调皮的孩子小朱,刚进初中时,自由散漫,喜欢彰显自我,毫无纪律意识,很是让杨老师头疼。一次偶然的机会,杨老师发现了他语言方面的特长,语文老师在课上让他朗诵一首古诗,他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语调吸引了杨老师。杨老师和他约定,只要他遵守一个星期的纪律,下周升旗仪式上的朗诵就让他一起参加。他果真没有辜负杨老师的期望,努力完成了他们间的约定。从那以后,杨老师不断找机会,通过一件件小事肯定小朱的能力,慢慢他的行为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他的眼神中时不时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
杨老师说:“小朱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只是行为习惯方面需要纠正,他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孩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帮助孩子们变得更好更优秀,这就是杨老师做班主任的意义。
我知道自己是个调皮的孩子,很多时候我想通过调皮的方式引起大家对我的关注,但我没想到会给大家带来困扰。非常感谢杨老师,他通过正确的方式来教我,使得我能在广播播音中、在田径场上、在班级卫生工作中展现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感到快乐自豪。
——小朱
随时学习,丰富专业底蕴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杨老师虚心学习,不懂就问,使自己迅速立足于三尺讲台。新教师的汇报课是杨老师迅速成长的第一站,整个历史教研组帮助杨老师备课磨课,这里需要学生发言,那里需要小组讨论,在各个环节精心打磨,将近凌晨两点,杨老师把教案改完后才安心的睡下。第二天的汇报课进行的非常成功,课后总结时得到了组内老师们的一致肯定。如果说汇报课是专业方面的提升,那么四校联合班会课则是杨老师对德育认识的一次升华。起初第一次备课试上时,觉得自己的课很空很浮,工作室的陆老师给了杨老师几点很受用的建议,班会课重在学生参与,提炼课堂精神,形成课后效应。杨老师以此为基础,更是融入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备出了一节优质的班会课,联合开课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巩固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同时,杨老师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市主题宣讲比赛二等奖、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校解题大赛二等奖和校线上说课三等奖等奖项。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始终坚信:要想给孩子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股源源不断的长流水。不忘初心,青年力行,他在这片沃土上会尽情挥洒汗水,力求让每一朵祖国之花朝阳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