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沃土。12月12日,钮维萍老师走进父母学堂,在虹景中学家校社共育中心和父母们聊一聊家庭影响力之教育能力。
钮老师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在讲座中列举的生活实例引发了父母们热烈的讨论。
(一)假如你某天下班,看见正在玩手机的孩子听到你开门回家的动静,偷偷把手机藏了起来,以为你没看见,假装正在非常认真地做作业。
孩子紧张是因为他对即将来临的父母批评的害怕和对父母情绪的关注,父母不必揪着这件事过多惩戒。响鼓不用重锤,事后问一句“没有一直这样吧?”孩子也会在“没有,这是我第一次做这件事”的回答中得到提示和警醒。
(二)今天孩子被老师批评了,一回到家就发脾气,称自己明天不想上学了。
切忌因师生关系引起母子冲突。一个孩子的成长,除了必须的物质保障之外,更主要的还需要精神养育。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充分的爱、温柔的回应、精神的支持……那这样的孩子就会身心发展都很健康。
(三)孩子学习状态不佳,考试成绩也不好。他闷闷不乐对你说:“我不想上学,学历不高也可以很有用,我同学说很多人没什么学历也能成功,读书有什么用?”
“道理”是一个人讲的,“智慧”是双方探讨后生成的。“你知不知道他们具备什么因素导致成功?”、“你有哪些成功因素?”、“你和他们比的话,相同点有哪些?总不是大家学历都不高这一点?”在系统深入的发问中,孩子开始审视自己并直面困难才是我们想要的。
(四)孩子回家兴奋地告诉你,这次期中考试考了100分。
孩子考100分,高调一点有怎样?多赞美孩子一会儿又怎样?感受孩子的感受,也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让他们在和父母的情感交流中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高情商者。
(五)老师告诉你,最近你家孩子和一些成绩不好的孩子玩,并且建议让孩子不要跟他们一起玩。
与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相处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使之懂得“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关键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六)你发现孩子进入初中后开始注重打扮了,照镜子的时间越来越多。
人必先自爱,而后人爱之。很多心理问题都源于对自己的不接纳、不欣赏、不自爱。最好的教育就是能让孩子不卑不亢、坚守底线、有底气地行走世间。
……
任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是对成长和学习的邀请,钮老师以此来引导父母们采取正确的做法处理好孩子的青春期。
通情,才能达理;心悦,才能诚服。如何改变孩子的行为?先要想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改变亲子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的沟通是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在现场训练中,由一位母亲提出与孩子相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其他父母们帮忙答疑解惑,用不一样的“规劝”方式来与孩子沟通。大家各显神通,频出奇招,欢乐无穷,也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魔力。
是啊,“小心我们的嘴,它会决定孩子的命运。”不同的沟通方式给孩子的作用力是完全不同的。以尊重和信任为前提的沟通意味着沟通双方是平等的,代表着彼此是可以相互接纳的。而担忧的心态、急促的语气会使谈话中只有情绪的宣泄,孩子也随之产生排斥、逆反心理,沟通被迫受阻。为此,钮老师也提供了一些管用小技巧:
1、发生了什么问题?
2、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3、你有什么想法?
4、你觉得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5、那你决定怎么做?
6、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7、你什么时候能完成?
8、结果怎样?是不是你想要的?
钮老师用有趣的案例分享、深入浅出的肢体语言、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强大的人格魅力让父母们折服,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受益匪浅。教育好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更是父母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