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慧眼识诈 安全先行
发布时间:2022-04-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配置员

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同学们借助网络每天准时在云端相聚,交流知识经验,共同学习成长。然而,在大家同心抗“疫”的重要时刻,极少数不法分子却借机针对中小学生进行各种“花式”网络诈骗,他们或潜入班级群内发布虚假收费通知,或冒充熟人骗取学生信任进行诈骗,或诱导学生游戏充值进行诈骗……这一系列的违法操作给同学和家长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生网络诈骗多发的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骗防骗能力,常州市教育局联合市公安局于41日下午200开展了“反诈云课堂”网络直播活动,我校组织全体学生认真聆听了这场直播课。卜雅倩警官的讲解深入浅出,她结合真实的案例,着重分析了游戏交易类诈骗、红包返利类诈骗、冒充熟人类诈骗等常见诈骗类型,揭露了各种利用电信网络实施诈骗的伎俩和手段,提醒广大学生要提高防范电信诈骗意识,远离诈骗圈套。

QQ图片20220421091011.png

“诈”小心得

预防诈骗,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对陌生人的要求要加以核实,等确定了真伪后再做出决定。

——七(1)班孟海圆

游戏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但却不是我们最重要之事,认真学习才是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做到的,然而有的同学却不这么认为,还是成天玩游戏,甚至在游戏中涉及到金钱交易,以至于被骗子盯上,希望同学们能够理智上网,不要沉迷于打游戏。       

 ——七(1)班王屹峰

今天我们参加了教育局和公安局组织的“反诈骗云课堂”网络云直播活动,了解了很多关于防诈骗的方法。作为中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一下几点:1.不要沉迷于游戏;2.交易账号要通过正规平台;3.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返利需当心;4.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帐汇款多核实。

——七(2)班夏文栋

云课堂中老师向我们科普很多诈骗骗局,教我如何辨别与防范。我认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想不被骗就要有防诈骗、反诈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对人对事擦亮眼睛,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七(2)班屈婷婷

网络、电子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却有人利用它来进行诈骗,手段也越来越多样,我们青少年也深受其害。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预防诈骗: 遇到陌生人发消息不要轻易相信;看到陌生人给的链接不要点;遇到交易的钱被冻结,不要再往里加钱,要立即报警……我们要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新型电信诈骗。

——七(3)班贡艾琰

通过今天的反诈云课堂,我了解到以下几点:1.要克服“天上掉陷饼”的贪财心理;2.不要相信不明来电和短信,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不要轻易汇款,不给犯罪分子布设圈套的机会;3.如果收到“刷卡消费”、“扣除年费”等可疑信息,首先应向开户银行核实短信内容。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定会牢记这几点,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样我也不会让我的家人受骗。

——七(3)班许伊岑

在生活中,我们要擦亮眼睛,面对陌生人发来的短信、链接、文件等不可去点,不能让骗子有可乘之机。我们也要提醒家中的老人、小孩提高自己的反诈骗防范能力,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七(4)班徐婉菁

今天听了反诈云课堂的直播,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反诈骗的知识。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骗局,我们要有防范意识,以防自己被骗。

——七(5)班江山

看完了“反诈云课堂”,听了警官讲述的几个典型案例,我感受到诈骗危险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尤其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居家学习中用到的电子产品较多,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切莫掉以轻心。

——七(5)班杜思颖

 今天下午我观看了反诈骗的直播讲座。在这之前,我觉得诈骗这些犯罪行为离我很远,因为我身边从没发生过这样的事,但现在我真正认识到了骗子是多么狡猾。需提醒同学们一句:上网需要谨慎哦!愿这个世界不再充满谎言!

—— 七(6)班张婧

通过今天的网络反诈骗讲座的学习,我知道了如何辨别和应对网络诈骗,明白了“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都要自己脚踏实地。

——七(6)班彭捷

虹景中学重视在全体师生中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广大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学校向全体学生发出“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的倡议,要求大家文明上网,自觉遵守网络规范。虹景中学为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成就学生幸福人生一直在努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虹景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三丰路99号 联系电话:0519-8578873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