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新课标下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研究方向: 5 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题主持人: 储学敏、蒋钰
所在单位: 常州市虹景中学
申报日期: 2019.1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六年一月制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三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编:213001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 |||||||||||||||||
姓 名(1) | 储学敏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91年 8 月 | ||||||||||
行政职务 | 无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教二级 | 研究专长 | 英语教学 |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硕士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虹景中学 | 手机(必填) | 18861110393
| ||||||||||||||
E-mail(必填) |
615809038@{域名已经过期} | ||||||||||||||||
姓 名 (2) | 蒋钰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94年 11 月 | ||||||||||
行政职务 | 无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教二级 | 研究专长 | 英语教学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虹景中学 | 手机(必填) | 13584379216
| ||||||||||||||
E-mail(必填) |
281323730@{域名已经过期}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 |||||||||||||||||
姓 名 | 工 作 单 位 | 专业技术职称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 |||||||||||||
张海亚 | 常州市北环中学 | 中学一级 | 英语教学 | ||||||||||||||
丁雪琳 | 常州市北环中学 | 中学一级 | 英语教学 | ||||||||||||||
蒋旭 | 常州市北环中学 | 中学二级 | 英语教学 | ||||||||||||||
秦敏 | 常州市北环中学 | 中学一级 | 英语教学 | ||||||||||||||
吴超 | 常州市北环中学 | 中学二级 | 英语教学 | ||||||||||||||
黄洁 | 常州市北环中学 | 中学二级 | 英语教学 | ||||||||||||||
课题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 |||||||||||||||||
课 题 | 课题名称 | 立项部门 | 立项时间 | 任务分工 | 完成情况 | ||||||||||||
独 立或 以第 一作 者发 表或 出版 的主 要论 文或 著作(限填10篇)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或出版时间 | ||||||||||||||
《浅析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考试周刊 | 2018.12 | |||||||||||||||
《记叙文的阅读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考试周刊 | 2018.12 |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1.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涉及对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英语时根据异国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如:听、说)和语言产出(如:读、写、评)的自觉性外,又涉及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相互融合的一种积极的意识。 2.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一种交流,一种不同民族间的个人或团体受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影响的交流。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当然具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然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国家、民族的人在生活交往、社会交际中都会有他们自己特定的方式、方法。当不同国家民族的人相互交流的时候,就要选取一个中间点,一个兼容的民族文化思维,来保证交际者之间更好、更准确的交流。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在众多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并形成的。建构主义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特性化发展。三、人们应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从建构主义看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涉及到文化知识、国家历史、风俗习惯、个人情感、宗教信仰等等,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引用教学模式,如果仅仅涉及到文化知识,那么可以选择自下而上的模式,进行不断地练习和巩固;如果涉及到多个维度,那么培养学生也必然是多维度的,那么我们更倾向去相互作用的模式。这也要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1)课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预案的过程中多搜集相关资料,在大脑中构建初步板块。 (2)课堂上,老师结合文化背景创设情境,并且设置的问题要求巧妙多样。引导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合作、共同分享,进一步完善大脑图式板块。 (3)课后,教师鼓励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借助书籍、报刊和杂志等补充相关文化背景,来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在已有的文化知识及文化背景下,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大脑图式。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1)国外研究综述 地理位置和历史的不同导致了各个国家间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直接影响着第二语言的习得。在初中的第二语言教学工作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许多年来,很多相关研究都表明初中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的培养有着必然的关系,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是离不开的。 著名的美国语言学家 Sapir 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时发表过一篇代表作《语言论》。他首先提出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强调了两者的重要性。我们要想对语言有真正的了解,就要把语言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相结合起来,但是当时此观点还没有渗入到英语教学里面。20 世纪 40 年代和 50 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拉多(Lado)明确指出了文化和教学的关系。尤其指出文化教学应该是外语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在此理论基础上,拉多更注重的是英语与母语之间的对比语言教学,形式上比较单一。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语言学习和研究者开始对阅读过程重新定义,随着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逐步形成,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也逐渐被语言学界的专家们认真地研究起来,在语言教学领域中也开始进一步重视文化的渗透,但是这段时间所进行的应用是笼统的应用,并没有全面的开展。20 世纪 80 年代,在此期间,很多外语教师和语言的学习者都意识到了在语言学习中渗透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外语课堂教学也更多的渗入了文化知识。这是第二语言教学中重视交际能力最辉煌的年代,明确指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中包含文化。20 世纪 90 年代,这段时间已经明确地把跨文化知识渗透到了中学的外语教学中,使学生更好的去运用外语,更深刻地理解外语。 (2)国内研究综述 在中国的 20 世纪 50 年代,罗常培的专著《语言与文化》主要讲述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他的著作凸显了文化在语言上的重要性。20 世纪 50 年代至70 年代,全球化使得第二语言的习得尤为重要,这时虽然没有很大的研究成果,但是许多语言学家们却已经开始重视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了。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深入地对跨文化进行了研究。许国璋、胡文仲等著作的发表更好的阐明了文化在语言当中的作用。20 世纪 90 年代,以胡文仲《文化与交际》的问世为开端,将国内的各种语言教学和文化与交际方面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这一期间的论著通过多角度分析,已经把跨文化知识推向了英语教学中,并开始在阅读中进行简单的渗透。21 世纪的开始,中国外交不断变得强大,英语教育越来越深受重视,中国逐步加深了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个别学者还强调跨文化意识培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 ||||
(三)研究目标 | ||||
学习一门语言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尤其是在英语阅读中。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还停留在以词、句、语法为主的教学,跨文化意识没有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为了了解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总体认识,老师在课堂上采取的主要教学途径以及通过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在哪几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研究立足于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希望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适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培养方法,为一线英语教师提供参考。以下为本研究的研究目标: (1)初中生对阅读课堂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认识如何?
(2)教师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态度如何及主要的培养方式有哪些?
(3)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有哪些具体作用?
| ||||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 ||||
(1) 英语阅读课堂文化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 (2) 学生跨文化意识程度前、后调查测试 (3)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实施策略研究 (4)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实践 (5)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实施策略的反馈与评价 (6)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的可实施性和创新性研究
| ||||
(五)研究方法 | ||||
(1)文献法。通过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附近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料,收集关于中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论文和专著,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并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对国内外跨文化意识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个专题研究。 (2)问卷调查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方式相关问题的调查,探究跨文化意识培养对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的影响,之后根据研究进展的实际状况,选择部分调查对象进行再次调查,以验证结果和推论。 (3)观察法。通过课堂观察,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正和完善英语阅读教学的形式和结构以及实施策略。 (4)访谈法。在自愿基础上,根据实现拟定的提纲,从受测的教师和学生中随机抽取10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如何看待解读《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要求,如何认识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5)行动研究法。通过开设课题研究课,组织教学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探索、总结、验证和完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 ||||
(六)实施步骤 | ||||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搜集资料,撰写课题申请书。 (2)课题论证。召开开题论证会议,聘请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实施准备阶段 (1)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定相关的研究制度,进行研究任务分工,共同研讨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 (2)学习相关文献资料。课题组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收集、分析和梳理,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前提和基础。 第二阶段:行动研究阶段 (1)开展多种形式研究活动。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定期举行课题组活动,形式以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为主体,同时采取读书沙龙、主题研讨、成果展示和外出参观考察等形式。 (2)进行课题的中期评估。课题组召开会议,全体成员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中期阶段研究成果的展示。 (3)根据中期评估情况,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调整合修正。进一步持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准备结题,写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整理有关资料,编辑《新课标下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的研究专题。申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做好结题工作。 | ||||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1.主要观点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将文化知识融合到课堂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增强了课堂浓厚的学习气氛。当然,在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自身文化底蕴不足,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打击了教师传授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在完成来时布置的学案时,态度不够端正,只是纯粹认为是一份作业,应付完成即可,没有发挥出学案的价值,更加不会主动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拓展文化层次。为了将文化意识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方面 首先老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增强自我文化意识,提高自身文化内涵,提升自身文化层次。老师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碗水”,当然教师提升自身文化内涵的方法很多,教师自身可以相关书籍、杂志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学习单词的文化内涵,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老师在课堂上设置的问题应多样化、巧妙化,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合作、共同探究。老师除了要了解词汇表面的知识,也更要结合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上也应转换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传统只注重文化的视角转变为既注重基本知识又注重文化知识的视角;从单纯地讲解书本知识到联系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兴趣;从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到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学生方面 首先作为学生,应发挥自我能动性,在课前模块中,针对老师的预案,做充足的准备,在课堂上应主动与他人合作探究,共同分享事先准备的资料,针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要开动脑筋,联系上下文,更要联系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灵活回答,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学生更应该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在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作业前提下,利用期刊、杂志和互联网等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在阅读相关文章时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相关文化知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阅读效率。 2.可能的创新之处 (1)教学方法创新。本研究在突破初中英语阅读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基础上,系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研究机制创新。通过与多校骨干教师的合作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
| ||||
(八)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中期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问卷 | |||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基本策略 | 论文 | |||
最终成果(限3项) | 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
教学策略研究 | 论文 | |||
教学案例 | 视频 | |||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
(1)研究人员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强。课题组核心组成员大多为英语学科教学骨干,在学科教学方面颇有研究,多年来致力于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这一支研究队伍既又具有理论研究专长的成员,又有在实践层面具有特长的教师,每一位研究成员在本学校都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是一支研究力量比较强的队伍。 (2)研究基础扎实、保障机制完备。围绕本课题,课题组做了大量的文献搜集工作,通过筛选共搜集到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两百余篇;通过访谈法进行初步调研,听取了一线教师、学校的课程管理者和多位学生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研究对于教师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升课程整体实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计划周密。在研究时间方面,我们在课题立项后,将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和时间表,按照时间表的进程安排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时间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章 年 月 日 |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