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进一步促进教师深入钻研阅读文本,提高英语课堂质量,促进组内教师快速成长,加强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3月17日下午,在导师曹志娟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在虹景中学开展了英语报刊阅读听评课活动。此次听评课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提高、交流分享的好机会。
本次活动由常州外国语学校的许红妹老师和常州市虹景中学的杨烨斐老师就英语报刊阅读开展“同课异构”教学。两位老师展现出不同的切题角度、不同的执教风格、不同的活动设计、不同的个人魅力,在给同学们带来知识学习和文化盛宴的同时,也让同学们体会到英语课堂学习的乐趣。
首先,常州市虹景中学的杨烨斐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英语报刊阅读教学课。杨老师将所选的三篇文章以keep practising for the better, keep creating for the better和keep changing for the better为主线串联,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主题意义引领下展开教学。第一篇文章的解读以数字为线索,杨老师引导学生挖掘18秒解魔方背后的努力与付出,并思考主人公的品质;第二篇细读文本,挖掘学习列车的相关信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并提供相关的绿皮火车背景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第三篇以标题中的关键词change为主线,以时间为线索,引导学生挖掘三江源环境、动物和群众的变化,并探究原因,激发学生思考。杨老师课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维度,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思维、文化为一体的活动,提升了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紧接着,来自常州外国语学校的许红妹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报刊阅读同课异构。许老师从What?Why?How?入手,引导学生从认识英文报刊到为何读报纸再到怎样读报纸,为学生今后的英文报刊阅读埋下兴趣的种子;在怎样读报纸环节,许老师以三篇文章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读报纸的一些小技巧,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许老师不断提醒学生技巧的使用,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今后的报刊阅读埋下成长的种子。许老师的课堂行如流水,让人不免沉浸其中,在学生讨论环节许老师亲切的与学生交流,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并适时地给予评价,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拓宽了学生们思维和创造的空间。
课后,导教老师曹老师组织开展了评课环节。曹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都给予了认可。曹老师说道“虽然是相同的三篇文本,但两位老师的切入点完全不同,各有各的精彩,两位老师的课堂最终也都完成了各自的教学目标。”曹老师首先肯定了杨老师的课堂环节设计和主线的串联,对首次开设报刊阅读课的杨老师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认可,其次曹老师就杨老师教学环节中个别问题询问的顺序、部分环节压缩及主题意义的深化给予了建议。同时,曹老师建议组内全体教师向许老师的课堂学习,学习许老师课前与学生的热情问候、课上教态的亲切自然。同时叮嘱老师们要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语音语调是英语老师的门面;其次在课堂上尽量少问Yes or no之类思维含量较低的问题,提高指令的明确性,不说多余的话。
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思,展示了不同教师对同一主题文本的不同教法,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两节课异曲同工,异彩纷呈,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路漫漫,成长无极限。本次听课评课活动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在听中反思、评中进步。每一次展示,每一次学习,每一次经历,每一次进步,都会使我们坚信:所有的星光与璀璨都要植根于课堂这片土壤,只有深耕课堂,才能静待芳华!
撰稿:储学敏
拍摄:储学敏
审核:曹志娟,吴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