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春景熙熙。”当校园里的花朵渐次绽放,嫩绿的新芽爬满枝头,同学们也迎来了充满希望的劳动时节。3月24日—25日,我校七年级学子走进常州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为期两天的劳动与技术实践课程活动。瞧,他们在劳动中树立正确观念,磨炼坚毅意志,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蓄力量,在春天里开启独属于他们的奋进篇章。
指尖拾趣,创意妙制
十字绣
一针一线间,各种美丽图案逐渐在布上浮现。同学们不仅绣出了精美的作品,更在潜移默化中修炼着耐心。
创意手工
彩纸、布料在手中变成精美作品,同学们发挥想象,创造专属的艺术品。
插花
手持彩纸,经折叠、剪裁,各式花卉便在指尖 “绽放”。
建筑模型
建筑模型课堂,同学们仿若变身成怀揣奇思妙想的建筑师,用双手让脑海中的梦幻建筑逐步成型。
陶艺
指尖轻压、旋转,陶土在触碰间逐渐有了温度,随着泥团的不断变化,独特造型相继诞生。
烘焙
面粉、奶油变身香甜点心,同学们享受制作过程,分享甜蜜成果。
四艺启能,传承匠心
篆刻
一方印石、一把刻刀,开启篆刻课程的奇妙之旅。将文字、图案融入方寸之间,在石屑飞扬中,传承千年篆刻艺术的精髓。
茶艺
于茶叶舒展、茶汤渐浓中,感受水温、手法的微妙,于袅袅茶香里,传承千年茶文化的醇厚底蕴。
木工
同学们好似化身为小小鲁班,锯子 “吱吱” 欢唱,锯开木材神秘的面纱。
金工
手持工具打磨金属,錾刻、错金银等传统工艺在同学们指尖流淌。同学们沉浸式感受金属加工的魅力。
科技创想,智趣探秘
现代生物
轻启显微镜,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摆弄试管试剂,见证奇妙的化学反应。同学们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思考、探索、收获。
机器人课程
“科技小先锋们”敲下一行行代码,为机器人注入 “智慧”,让其灵活移动、精准完成任务,开启创新之路。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课堂上,他们探索算法,用代码实现创意,在科技浪潮中勇立潮头。
3D打印课程
设计模型,打印成品,同学们将虚拟构想变为现实,感受科技的神奇。
头脑奥林匹克
奇思妙想,解决复杂问题,同学们用智慧碰撞出思维火花。
电子电工
连接电路、组装元件,同学们点亮灯泡,探索电学世界的奥秘。
影视梦工厂
一部电影的制作要经过哪些流程?在影视梦工厂课程中,同学们将亲身探寻答案。他们像专业电影人般,用镜头捕捉精彩瞬间,用创意编织故事脉络,在光影世界里,开启逐梦影视的奇妙旅程。
在本次劳动与技术实践课程中,同学们从最初面对工具时的生疏,到如今能熟练运用;从依赖他人指导,逐步成长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每一次克服困难,每一次改进创新,都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劳动的意义。这次宝贵经历,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坚韧意志与团队协作精神。相信未来,同学们定能以劳动为笔,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学生感想
这两天,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一个学校的团结。我们班只有我在影视梦工厂课程中,原以为会很孤单,但我却结交了来自我校不同班的十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一家人,一条心,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交出了满意的作品。我喜爱摄影,更爱我的摄影伙伴们。
——七(1)班 何晓宇
我们一大早乘客车来到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我迫不及待的跟随电子电工的带队老师到达教室。老师教了我们焊刀的握法及用法。我信心满满开始尝试,却焊错了两个电阻,原来是我在听讲解的过程中把一个重要过程听错了。今天不仅学会了焊电路板,还懂得了很多事都要细心的道理。
——七(1)班 孙新博
完成一幅十字绣作品,如同经历一场静心的修行,每一针都需要精准,指尖在布面穿梭时,浮躁渐渐被捋平,数不清的线头与打结教会我要有耐心绣针,绣错一针要拆解重来。在方寸之间用针脚编织对细节的敬畏,当最终图案跃然布上,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七(2)班 刘梦茜
刚踏入陶艺工作室,一股淡淡的泥土清香扑鼻而来,工作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陶泥和陶艺作品,就像一个个等待被塑造的精灵。当我终于完成自己的作品时,看着那个虽然略显粗糙但却充满了我的心血的小花瓶,心中满是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一个花瓶,更是我第一次尝试陶艺的见证。陶艺,它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表达自我情感和创作力的方式,让人在泥土与双手的交融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七(2)班 余佳佳
走进插花活动室,仿佛置身花的海洋,让人瞬间沉浸其中。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渐入佳境,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插花作品,心中满是成就感。这次活动让我明白,插花不仅是技艺,更是对美的感悟,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有独特之处,搭配在一起,便是一场视觉盛宴。它让我放慢了生活的脚步,懂得了发现美,创造美,体会创造的乐趣。
——七(3)班 龙婉馨
你想把脑海中的创意变成实物吗?那就来3D打印课!课堂上,专业老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带我们了解了3D打印的原理,从复杂的科技概念到生活中的趣味应用,让我们迅速明白这项神奇技术。接着大家亲手操作3D建模软件,发挥想象力设计专属作品,无论是酷炫的小摆件,还是实用的小工具,都能轻松设计。看着3D打印机将模型一点点打印成型,我感受到了从虚拟到现实的震撼。
——七(3)班 张倩雪
我心心念念的陶艺课终于上了,踏入教室,那黑色的陶土、各式各样的模具与划刀映入眼帘,瞬间让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起初,面对这些陌生的工具,我满心疑惑,操作起来也十分不熟练。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技巧,最终能够熟练地在陶土上进行创作,这让我重新燃起了对学习的热情。能够有机会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知识,探索不同的领域,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更令人欣喜的是,我还结交到了其他学校的同学,拓展了自己的交友圈。这一天的学习不仅充实了我的知识储备,更让我收获了满满的自信与乐趣。
——七(4)班 汪若荨
在烘焙课上,我第一次尝试制作桃酥,那是一场甜蜜而奇妙的旅程。老师先给我们讲解了桃酥的制作步骤和要点。我仔细聆听,心里满是期待。随后,我戴上了围裙,开始动手操作。我将面粉、糖粉、泡打粉等材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接着,倒入植物油,用手揉成面团。面团在手中逐渐变得光滑,我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成就感。然后,我将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搓圆后轻轻压扁,放入烤盘。烤箱预热后,我把烤盘推进去,等待着桃酥的诞生。烤箱里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烤箱,金黄酥脆映入眼帘。我尝了一口自己做的桃酥,香甜的味道在舌尖化开。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更感受到了烘焙的乐趣。
——七(4)班 张紫怡
最让我兴奋的是亲身体验A1绘画和编程小汽车,它精准地识别并实行了我的指令,流畅的编制代码的过程让我跃跃欲试,不断探索未知的奥秘。这次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科技视野,更点燃了我对人工智能领域探索的热情,让我看到了人类的智慧与创新正如何重塑世界。
——七(5)班 计子涵
时光悠悠流转,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却永不褪色。木雕是我国璀璨非遗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当我加入木工社团,亲身体验后,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木工技艺的艰辛与不易。每一次手持工具,打磨木材、雕刻线条与形状,都让我愈发深刻地认识到,一件成品的诞生饱含着匠人的无数心血。生活中的每一样物品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汗水与智慧,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身边的这些物件,因为它们不仅是实用的物品,更是传统文化的生动延续。
——七(5)班 陈舒恩
陶艺体验课程让我收获颇丰。踏入工作室,陶土的质朴气息扑面而来。揉提陶土时,它在我的掌心逐渐变软,看着它从粗糙的泥块变为规整的器型,内心满是止不住的自豪与成就感。哪怕是弄的脸上、衣服上到处都是陶土,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完成作品的决心。我们齐心协力,小组分工,搭建属于我们的作品,这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让我真切感受到泥土的魅力。
——七(6)班 郭梓熙
现代生物课程中我学习了做韭菜气孔呼吸实验,那我是第一次如此正式的做一场实验。我们戴上口罩穿上白大褂,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上,我的双眼能清晰看到半透明状的气孔附着在植物表皮细胞上。这两天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了的着急,但能够尝试新的事物让我非常兴奋。
——七(6)班 吴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