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劳动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劳动铸就人生”的价值观念,4月28日清晨,由八(3)班承办的“每一滴汗水都会闪耀光芒”主题升旗仪式在体育馆举行。主持人张子若、杨浩宇带领全校师生开启一场关于劳动的精神洗礼。
听见劳动的声音
在互动环节,装修电钻的轰鸣、心脏监护仪的嘀嗒、粉笔书写的沙沙、扫帚划地的轻响,四种声音织就城市的运行密码。当同学们准确辨识出医生、教师、环卫工人等职业时,主持人动情诠释:“万丈高楼始于平凡,整洁街道来自黎明。这些看似寻常的声响,实则是社会运转的和弦。”通过沉浸式声景体验,师生们深刻领悟到每个岗位都是时代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劳模精神在传承
随后,陈浩源、滑宇晨、袁晶晶、史馨语为大家分享了劳模的故事。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瞬间定格、袁隆平在稻田俯身的永恒姿态、吴孟超手术灯下的专注侧影、张桂梅唤醒晨读的喇叭特写,构成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传递。主持人杨浩宇用“信仰锚点、破界勇气、极致坚守”概括劳模精神内核,同时张子若也指出新时代劳模精神还需要“三要素”——硬核创新力、系统共情力、可持续行动力。
用奋斗打开青春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以怎样的姿态来传承劳模精神呢?刘萌萌同学给出了她的答案。她以敦煌工匠的彩笔、嫦娥团队的代码、班主任深夜的微信为喻,构建出体力、脑力、情感劳动的三维坐标系。她发起的“21℃成长计划”引发强烈共鸣:用三周时间,每天1℃的热情升温。可以是给父母一个拥抱的情感劳动,可以是解三道难题的脑力突破,也可以是承包家务的体力付出。
奋斗的赛道从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永远稀缺。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为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传承者,把每滴汗水都变成调色盘上的颜料,在人生的画布上泼洒出奋斗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