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保障学生饮食健康,5月8日中午,我校召开了膳食委员会会议。会议邀请了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及食堂负责人共同参与,围绕食品安全、营养搭配、菜品口味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学校餐饮服务优化建言献策。
餐盘里的“话语权”
18名学生代表在会议室里展开了一场“舌尖上的讨论”。学生做主自己的菜单,对菜单优化提出意见,这份《学生膳食建议书》被装进文件夹,成为本次会议的“重磅材料”。
数据里的“食安”密码
张汝平副校长强调:“食堂是校园的第二课堂,一餐一饭皆是育人细节,我们要让学生在饭菜香气中感受‘食育’的温度”。随后,毛伟琪副主任通过图文展示了食堂运营数据,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学校对食品安全的坚守。
会议同步启动新一轮“家长验菜员”排班计划。通过“自主报名+轮值抽签”方式,参与每日食材验收。家长代表王先生坦言:“从前担心‘看不见的后厨’,现在成了‘摸得着的监督员’。”
食堂里的青春对话
会议结束后,所有人转场食堂和同学们共进晚餐。家长们则通过满意度测评,对餐品温度、口味等细节打分。
“当孩子愿意为一顿饭提建议,当家长能推开后厨的门,教育就有了真实的温度。”张校长总结时,食堂的灯还亮着,温暖的灯光照见一张张测评表,也照见一场关于成长的温暖约定。